在这个尊师重道的日子里,敬意不仅属于三尺讲台,也同样属于那些扎根田间、传技授艺的农技“老师们”。

水发浩海集团技术经理刘敬义现场指导设备管理员马东红配制番茄营养液。根据公司制定的营养液配方,按各种肥料的先后溶解顺序依次投放溶解,微量元素需要二次溶解后再加入肥料罐,搅拌均匀后检查营养液的溶解度和PH值。
马东红:怎么判断营养液配制的好坏和正确与否?
刘敬义:一定要保证A罐和B罐投放肥料时不能混淆,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沉淀,检查A罐和B罐的PH值,配制正确的营养液外观是清澈的;如果发现配制好的营养液浑浊,肯定是肥料混淆投放错了,这就是最直观的判断。
马东红:明白了,这回清楚了,知道怎么正确配制营养液了。

刘敬义指导技术工人李霞学习荷兰模式的灌溉策略。每天灌溉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饱和灌溉,第二阶段维持椰糠条的水分平衡,第三阶段为控水阶段;还有每个时期的EC变化和温湿度的调控。
李霞:晴天和阴天光照和温湿度相差很大,我们该怎么灌溉?
刘敬义:阴天按照时间间隔进行灌溉。晴天可以按照光照累积进行灌溉,第一次灌溉在日出后2-3小时进行灌溉,最后一次结束灌溉时间在日落前2小时,阴雨天在日落前5小时。
李霞:看来每一样工作都有技术原理,不能含糊,这回知道怎么正确进行环控管理和灌溉了,我还得跟刘师傅好好学习!

水发浩海(酒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内绿意葱茏,辣椒幼苗蓬勃生长。职工吴昊宇正蹲在苗间,身旁是他业务上的“老师”——农技人员刘兴杰。两人专注地查看幼苗长势,刘兴杰细致讲解着育苗期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在科技与实践的互动中,为蔬菜的良好生长筑牢基础,也彰显着现代农业生产里技术指导赋能产业的生动场景。
